脂质组学(lipidomics)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非靶代谢组学、靶向代谢组成为代谢组学中“三大主要研究领域”。为什么脂质组学会成为研究热点中的新宠?请听我一一道来。
还记得上面这张18年初风靡全生物圈的“小鼠拔罐”图吗?今年2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李咏生团队发表在【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IF 5.104 】上的一篇名为“Anti-Versus Pro-Inflammatory Metabololipidome Upon Cupping Treatment. Cell Physiol Biochem [IF 5.104]. 2018”,就揭示了“拔罐”治疗的科学原理。该研究率先使用小鼠拔罐模型,运用液质联用平台揭示拔罐疗法导致体内抗炎 / 促炎脂质代谢谱的变化规律,为拔罐疗法的潜在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撑。
2016年7月29日,【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IF 18.318】杂志在线发表“Lipidomics for studying metabolism”的综述文章,文章指出机体内存在数千种脂质,它们的代谢通过许多的信号通路和网络相互交织在一起。这些网络还可以响应细胞环境的改变,如锻炼或疾病形成发生改变。检测这样的改变,了解相关信号通路对于充分认识细胞代谢至关重要。这样的需求催生了脂质组学的出现,使得能够利用一些分析化学原理来开展大规模的脂质研究。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快速、高效的蜂花粉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蜂花粉中的脂质成分,实现了花粉脂质组分在组学水平上的高通量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农业领域TOP期刊(J Agric Food Chem. 2017 Aug 16;65(32):6848-6860)。
为适应温度变化,人体代谢活动就要相应调整起来,2017年Simcox等基于脂质组学,发现了一种巧妙的机制:白色脂肪组织提供长链脂肪酸作用于肝脏,产生血浆酰基肉碱作为小鼠外周组织的燃料来源。"Golabal Analysis of Plasma Lipids Identifies Liver Derived Acylcarnitines as a Fuel Source for Brown Fat Thermogenesis, Cell Metab [IF 18.164]. 2017"。
脂质组学作为一门系统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脂质的方法手段,已成为代谢组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⑴ 脂质是机体重要组成物质,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
⑵ 参与生命体信号识别、细胞发育和分会、细胞凋亡等诸多生命进程。
PUBMED上2003-2018年Lipidomics文献增长
为更好让您了解脂质组学,将脂质研究灵活运用到您的研究中,继去年年底中科新生命联合生物谷组织“脂质组学研究简介”在线讲座之后,今年4月3日又将推出“脂质组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及正确打开方式”在线讲座,长按下面二维码即可报名(手机也可直播):
报名链接:https://xy.bioon.com/live/webinar_play_new/348.html
本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脂质组学近期最重要的研究进展分享;
(2) 研究脂质组学的生物学意义及功能;
(3) 基于LC-MS/MS的高通量脂质组学分析介绍。
活动期间提问互动更有精美礼品相送,直播间仅容100人同时在线,请提前报名准时进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