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聋病人工智能决策创新基地落地苏州
生物探索
2021-09-22 11:35

9月19日上午,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聋病人工智能决策创新基地及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苏州隆重举行。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小明,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主任、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杨仕明,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秋菊,以及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领衔专家教授及骨干、科教创新区、园区科创委等相关领导出席了现场签约和揭牌仪式。

1632281538566081.jpg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在致辞中表示,欢迎创新基地落地苏州,探索聋病治疗新方案,他相信创新基地定能持续汇聚行业专家及精英,为广大聋病患者带去福音,同时也必将极大促进园区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双向赋能,为园区构建多方融合、更加完整的产业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1632281560371018.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在致辞中对创新基地的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到:创新基地落地苏州,是一群最有创造力、最有想象力的人,做的一次大胆的创新实践。要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把创新基地做快、做好、做大。他表示遗传学发展到今天,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创新基地要把人做为整体考虑,继续发挥遗传学的力量,用遗传咨询联系各个分支学科,支撑“新医学”的出现,借助对遗传学新的理解,持续改善居民的健康水平。

1632281580919805.jpg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杨仕明对贺林院士的观点表示了高度的赞同。他讲到,医学发展到今天,只靠医生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健康问题,所以必须要依靠大科学,集聚发挥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各领域的交叉研究,这也是为什么要建设联合实验室的初衷。为什么会将创新基地落户苏州?他表示,苏州政府对创新基地建设给予了良好支持政策和方向引导,这是创新基地落地生根的沃土。他希望通过政府、科学家、医生等各方科研力量的努力,能够解开遗传密码,在聋病治疗上拿出中国方案。

1632281599685061.jpg

耳聋是一大类遗传性疾病,据 WHO 统计 2005 年全球听力残疾人数达 2.78 亿,占世界总人口 4.6%。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3 名聋儿,其中超过50%的新生聋儿由遗传因素致聋。先天性耳聋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与康复训练成本昂贵。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所面临的聋病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从根本上实现聋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决定落户苏州,集合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优质的医学相关资源和苏州强大的人工智能科研平台,以医工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在制定耳聋遗传咨询标准基础上,共同创建国际一流的国家级聋病人工智能决策创新基地。未来,创新基地和联合实验室将主要立足两个方向,进行人工智能的探索和实践:首先是建立针对中国聋病基因组计划病例数据,对数百种单病种遗传病的高精准识别的病例动态智能关联表型基因库和遗传知识图谱。其次是打造全球第一个高准确度遗传病面部识别辅助诊断系统,达到帮助医生解决切实的临床问题的目的。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聋病人工智能决策创新基地主任王秋菊表示,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聋病人工智能决策创新基地”和“遗传咨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落地苏州,不仅是推动遗传咨询成果落地的重要举措,更是造福广大聋病患者的重要探索,创新基地将充分发挥“国家队”的优势,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和遗传咨询的交叉研究,做出“国家级”的创新成果,以苏州为中心,以点带面辐射全国,一方面切实助力一线医生解决聋病的临床问题,从根本上实现聋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为更多耳聋患者带去“听见”的希望,另一方面带动苏州遗传咨询、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然后反哺创新基地,助力解决更多耳鼻咽喉领域的临床问题,探索出一条以遗传咨询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研究,解决临床问题的苏州模式、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