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DC2019】圆桌讨论:展望未来器械创新,筚路蓝缕,继往开来
angus
2019-09-06 10:41

2019年9月4日-6日,由BioBAY联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DeviceChina2019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本届高峰论坛以“匠心智造,创新突围”为主题,共设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及1个专场路演,持续关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生态发展、行业政策的最新变化;同时就医疗器械政策趋势、企业临床痛点、医疗器械新材料新领域、医疗人工智能、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投融资并购上市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


9月6日上午的医疗器械新领域及创新趋势分会场,在美敦力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施永辉博士的主持下,雅培中国业务发展副总裁许钢锋博士、碧迪大中华区业务发展高级总监李晓涛、元生创投合伙人阴杰、博行资本合伙人李振明围绕“展望未来器械创新:筚路蓝缕,继往开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以下为圆桌讨论概要:

施永辉(主持人):目前我国对创新方面有着高度重视,向许总请教一下,怎么样做才能创造出原创产品?

许钢锋:雅培在很多领域都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我觉得要有创新的精神。就无创血糖仪来看,雅培的产品能够减轻扎针的痛苦。全球有150万患者在用我们的产品。我认为不管是做医疗器械也好,做医疗服务也好,创新是必须的。

施永辉(主持人):请您分享一下BD在创新和投资整合方面的思路。

李晓峰:BD作为一个成熟的公司,偏向中后期,特别是后期的。另外我们也注重从商业化是否成功的角度去判断。第三点,我们更强调的是能够解决临床痛点,能够真正服务于患者。还有一方面是如何降低医疗成本,完善医疗管理体系链。

施永辉(主持人):阴总,从你的角度来说,你怎么看过去的创新产品?

阴杰:最近这些年我们有了可喜的变化,这跟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人才的大量的回归和年轻人才的培养长成有关。医疗器械是由电子、材料和机械,甚至加上一些软件形成的一个交叉的行业。从组成部分来看,中国是无可争议的制造大国,材料也是大国,我们自己培养的工程师和专家创造出小米、华为这样全世界领先的企业,在医疗器械上我觉得也会有同样的成就,这几年已经看到了。

施永辉(主持人):李总是医生出身,非常专注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资,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了解的中国创新吗?

李振明:中国的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国内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跟踪的趋势速度也越来越快,背后原因是有好的工程师、有资金、政府的支持,这是好的方向。但是我们创新还是停留在仿制的层次,我觉得国内真正具备系统性研发能力企业还是很少,这个需要时间、团队和环境的变化才可以带来创新层次的提高。

施永辉(主持人):我想请几位点评一下未来在交叉领域,医疗器械有哪些新的创新?

李晓涛:从我个人经历来讲,未来药品和器械的交叉未来会越来越多。在肿瘤治疗方面,这一趋势已经显现出来了。载药粒子已经有了很大突破。未来医疗器械和大数据、AI或将形成闭环。

李振明:未来一定是朝着可视化的方向发展。可能是影像的导航和影像机器人,或者是进行更精确的诊断,或者是将历史数据形成一个可视化的形式,这将改变未来20-30年的大方向。

阴杰:我认为是医疗器械的智能化。我赞同器械会更聪明,安全、省力,机器人不可能长的像人,但是可以想的像人或者行动像人。

施永辉(主持人):在国内没有看到很多主流投资机构或者战略投资人进入手术机器人上,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领域?

李振明:中国的医生整体水平差距非常大,绝大部分非三甲的基层手术水平要大幅度提高,机器人可以提高一些基层或者中高层医生的手术时间效率,也可以帮那些水平比较差的医生很快的上手,这是中美市场的需求差别,导致对机器人有不同的看法。

阴杰:中国现在手术机器人热和美国90年代机器人热有一点类似,90年代有上百家机器人公司,最后只活下来一家,其他的都是半死不活。我们还没有到这个深渊,目前国家和研究机构在研究这个方向,这个大方向是没有错的,但是离可以成熟地转变成生产力,还需要等一下。

施永辉(主持人):现在资本寒冬的市场环境下,但是创新非常火热,你们对于如何做好的医疗器械的企业有什么建议?

许钢峰:资本寒冬的时候,我们看到美国也会出现这样周期性,熬过寒冬春天就不远了。如果融资难的时候寻求合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找跨国公司和本土公司合作,国内有一些比较强的,像迈瑞和微创都是比较好的,找横向合作。

李晓涛: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信心最重要,我们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还有创新的能力,可能医疗器械领域5年会出现像华为这样的公司,这是一个趋势。另外,如果对这个技术发明人是医生群体,我的建议是不要做企业。我觉得还是要有所分工,我们在企业做投资做并购,看了太多创业者,坦率地讲,真正的商业化成功的没有几个,所以还是专心做技术,把技术做到最有利于商业化,不是以自己或投资人为中心,要真的回归到怎么服务客户和患者,这样商业成功是迟早的事。

另外对于创业者和医生来讲,可以把你们的技术或者企业卖给我们,如果不愿意和我们合作,可以找投资机构,商业化的成功是最后的成功,因为没有这个患者很少能享受到你们的发明创造。

阴杰: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对,资本寒冬是对谁的资本寒冬,对创业者来说,我认为现在不是资本寒冬,现在是创业的春天或者夏天,因为资本寒冬体现在募资上,对我们资本来说寒冬。对创业者来说,如果是一个很强的团队,有自己的技术特色,技术含量高,仍然有一堆投资人追逐你。

李振明:我希望创业者创业的时候要跟临床走的更近,这是我们核心的体会。比如很多的工程师导向的产品是技术驱动,临床价值到底有多大,带来的好处和成本能不能匹配,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备注:以上演讲摘要,根据现场实录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关于BioBAY

作为本届大会的主办方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历经十余年发展,以“专注、联合、创新”的态度,努力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生态圈。目前有400余家企业入驻,10000余名生物医药专业人才就业,其中集聚了66位国家高端人才,形成了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特色产业集群。而在医疗器械领域,目前园内9家医疗器械企业的11个产品已经进入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审批“绿色通道”。在三类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园内企业已获60张产品注册证,21张产品生产许可证。预计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临床试验的加快推进和新品的逐步上市销售,企业经济效益将实现持续提升,近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将呈现爆发式成长态势。